總是要離開了才會開始想念…
從小學開始我就一直住在天母,天母是一個我熟悉再不過的地方,沒事我喜歡去高島屋敗家、喜歡在天母西路閒晃、喜歡吃士東市場某家攤位的肉鬆、喜歡散步多走 一站等公車、喜歡七段圓環的蚵仔麵線、喜歡天母公園、喜歡廣田洋果子的冰淇淋泡芙、喜歡忠誠路上一整排的欒樹、喜歡黃平洋的火車便當、喜歡這裡沒有太多高樓大廈、喜歡美國學校附近的「吃吃看」、喜歡天母東路一條直達陽明山的清幽小徑、喜歡一家洗衣店裡的貴賓狗、喜歡安靜的街道、喜歡這裡方便的交通、喜歡這裡的陽光、喜歡這裡的雨…然而所有曾經的這些喜歡,都變成了想念…
因為爸媽工作的關係,我們搬離天母,離開之後才發現,我還是會固定回天母整理我的亂髮、買我愛吃的肉鬆,回來,經常特意放慢腳步,漫步在以前我視為理所當然的熟悉氛圍,靜靜的在一旁觀察天母人的 生活步調,有一種旁觀者的冷靜,一邊回想以前赱在這裡是什麼樣的感覺,突然好想念好想念這個我從小生活的地方。
所以常常習慣性回天母家樂福買東西(即使家裡附近就有家樂福了呀),這是一種生活的依賴還是單純的情緒眷戀?我應該屬於後者吧。走在熟悉的街道就是有一股讓心平靜的力量,這應該是只有「家」才能給予的溫暖,天母地區公園多,它的好空氣治癒了從小一直困擾我的過敏性鼻炎......
人應該是懷舊的動物吧!大學畢業前半年,我沒事就漫無目的的晃校園,貪心的想要紀錄大學生活中每一幅生活過的校園場景,只是大學四年的記憶終究比不過一路陪我成長的天母記憶,我淡忘了淡江的美景,而天母始終佔據在心裡某個重要的角落。
小時候的天母,確實有很濃很濃的異國色彩,當時有的美軍住的白屋,如今在天母文化人士保護下,只剩下在天母公園附近的白屋,當年大家曾以為天母是所謂的高級住宅區,其實不然,很多人不過是從小生活於此而已,我們純粹只是愛它的「靜」、愛它的「美」,這樣的特色一直到後來居住在天母的外籍人士越來越少 (很明顯的改變是美國學校的學生現在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外籍人士的小孩),而漸漸有所改變,原本是綠油油的田地 (以前會有灰色的田鼠出來嚇人),變成了天母棒球場,記憶中,忠誠路、士東路口的強風,吹壞了數不清的傘,這些都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回憶了。隨著大葉高島屋、新光三越、SOGO的陸續進駐,如今的天母少了原來多元文化包容的個性,取而代之多了一股商業氣息。
即便如此,雖然惋惜,但我仍深深羨慕天母人,因為他們獨立於都會區之外,享受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我並非不喜歡我現在住的地方,寫這篇文章只想留下我的天母記憶,紀念一個陪我長大的地方。
留言列表